然后开启以下的探讨。......首先,我们之前聊过,指数大概率短期会围绕3100-3400做宽幅震荡,在这个期间,题材or个股的弹性会远高于指数。回顾这个这个判断,可以对于近期的市场做更详细的拆解。以各种分类指数为例,本轮最强势是北交所,在10.21就创出了本轮新高。微盘股指数次之,但也接近新高。以此类推,国正2000,中证1000的强度依次递减。最弱的是沪深300,上证50,几乎是以横盘震荡为主。最后是同花顺全的综合指数,接近10.8的巨量阴。
以上,可以得出几个结论:
1、本轮情绪大幅跑赢指数,在所有分类指数当中,盘子越小的,反弹幅度越高,北交所/微盘股和沪深300/上证50形成了鲜明对比;
2、按照历史经验,当情绪和指数出现大幅偏离的时候,容易出现两种情况,指数补涨or情绪补跌,以此修正二者之间的偏离。
3、以同花顺全为例,大部分情绪品种已经来到了较为敏感的区间,而如果沪指确实是以3400为区间上沿做震荡的话,那么从周三、周五的两次反弹,也接近了。
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有大致的预期判断,即:
市场马上要变盘了。
......
往上变or往下变,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,但这无关紧要,只要是交易,就会存在分歧,而分歧也是市场不同演绎的必备要素之一。
站在我个人的角度,可能倾向于往下变。
1、在上一周的市场环境中,我们看到了极高的市场容错率,烂板的可以弱转强(海能达);被核按钮可以地天板(双成药业);业绩利空的还能新高(天孚通信);尾盘爆量离别钩的也能全身而退(四川长虹)。
毫无疑问,只有牛市才会具备这种容错率,但是否牛市每个阶段都有这样的容错率?我认为不是。或者说,牛市不会永远只涨不跌。
2、北交所是近期反弹情绪最强的矛,弹性也是最大,但实际上北交所在10.22艾融软件闪崩的那天,强度就发生了变化。在那之后,每天强势的品种都在切换,而前一天强势的,隔天都容易调整。
其次很多人忽略了,在周五北交所继续大涨的时候,最强的点,北交所第一次顶出了两个一字,代表情绪极值;最弱的点,阶段领涨的华岭股份大部分时间却都在水下。
换句话说,北交所从10.22强度发生变化之后,每天的领涨几乎都是在不断向更低位的东西切换,这是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最典型的特征。那么周五巨幅回落也就不意外了。
同样的情况其实也发生在主板,光伏为什么暴涨?除了周五节点的原因之外,在所有板块中,光伏的绝对位置,几乎是最低的。
3、我们可以再换一个角度,往上变需要什么条件?在我看来,需要更大的节点窗口(比如美国大选、xx会议潜在的重磅政策);更大的成交量(本轮最高量是3.4w亿,那么要过掉,3w亿是至少);更高的风险偏好(主线,绝对聚焦的主线)。
那么你认为这三个条件,现阶段是否具备?
......
当然即便短期向下,这里讨论更多是节奏问题。那么什么是节奏问题?比如:
1、是否可以继续无脑追高;
2、仓位的大小该如何调整;
3、如何做对热点的预期判断;
4、如何看待现有的高位品种。
以及等等。
所以在这个向下变的过程中,市场依然会有活跃度,只是炒作品种有可能会发生变化,比如从顺势题材(金融、鸿蒙、半导体、光伏等)向抱团or逆势方向转移。
周五的北交所已经是情绪指引,对现有已经充分发酵过的东西,要留有谨慎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,保持对牛市的初心与信心,因为下一个节点窗口,机会只会更大。
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