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求不足,生产开始收缩生产端一直维持着供大于求的产能,没有显著的减产或者收缩产能,味着定价权的缺失;
——8月有减产的变化,持续性还要继续观察。
——就业人数一直保持压力
经济的核心矛盾仍在于有效需求不足,前期支撑经济的生产也开始收缩,外需成为经济的主要亮点。合成PMI的5个分项指标,景气度全线回落。
本月新订单指数48.9%,贡献了近4成的制造业PMI下滑。
生产指数连续第4个月下降至49.8%,少见地降至荣枯线下,
——是近一年来最低值。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走强,本月进一步上行0.2个百分点。
全产业链均保持下降的趋势,12月内新低
价格指数、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,分别下行4.3和6.7个百分点,降幅偏大。国家统计局表示,上游景气度下行以及原油、铁矿石、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。
采购量、进口指标下降,产成品库存增加,过去半年多来,本应补库的企业库存周期却反复变化,没有一致的信号。
服务业PMI在7月异常天气结束后正常反弹,并不算强
——服务业的数据全靠预期值拉升了均值,虚假的支撑
建筑业PMI进一步走弱。
本月服务业PMI为50.2%,高于上月0.2个百分点,仅回到6月的水平。
具体行业方面,仍有显著的暑假特征,交运、文娱等表现较好,而资本市场、地产、居民服务拖累。
——在手订单和出口均处于12月新低
1-7月规模以上企业利润,全靠国企支撑
宏观层面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在7月略微回升,营收净利率走平
这可能说明目前工业利润主要是结构性问题,比如中国海洋石油、部分有色金属企业,也有一些工业企业利润下滑,比如隆基绿能、通威股份;总结:
利润表下降阶段,所以业绩基本面不支持公司股价上涨。、
消费增长偏弱,全看中产阶层的修复,这是最大的消费群体;
——具体看个税变化,和其他的一些数据,可得
地产投融资双边下滑,库存没有显著下降,拐点目前看不到;
货币政策层面,降低存款准备金和部分再贷款利率,处于宽松,目前还无重大刺激手段出台,继续等待;
财政政策方面,超长期国债开始发行,目前的1000亿主要还是为了调控准备的弹药;大规模的发债没有出现,还需等待;
失业率,年轻人就业需求低,企业掌握话语权,对薪酬结构不利,进一步对消费不利。
(PMI中从业人员减少趋势)
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