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央妈在一级市场借入国债,释放了在二级市场抛售的预期,等同于做空。
➥并非如某些财经博主所言,这是什么放水,什么危害经济,都是胡扯。
➥因为是借而非发行,市场存量没有变,更类似于融券做空,不存在放水一说。
反之:如果当下央妈愿意大发国债,其实是利好宏观经济;
当下通缩螺旋在于超额的储蓄,但是没人借贷。
你的支出是另一个人收入,当钱都躺在银行,就没了消费,也就没了是收入,连锁反应,最后大家都没收入,都没钱可以存了。
—— 这才是见底的节奏,但是周期会很漫长,过程和结果代价都会非常巨大;
也不存在说见底就能开始经济恢复,因为见底只是短期内坏到不能更坏了;
还需后续看能否又其他的外力去推动往上还是往下,往上自然是好的,往下那就是S3赛季开始也不好说。
➥所以政府就是最后的兜底,央妈愿意发国债把银行的钱给借出来,花出去,等同于消费有了,大家的收入和开支不说增长吧,至少可以保持平衡。
——就跟3000点保卫战,长期来看还是有意义的;
要是放开了大家随便砸,市场在2400可能会自发稳住,但是也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回到3000点,至少这个信心还是不能崩掉的。
债市目前是牛市,过热的债市,本身是因为我们的管制,钱很难出去,所以只能选择避险。
——也反映了当下大家的悲观预期;
➥牛市么,肯定不可能因为一个利空就熄火;
➥所以昨天下午大家想着债市的资金出来,可以进入股市,对股市有拉升作用。
昨天下午量能和今天上午量能显示,这个想法是被证伪了。
——成交量并没有放大
所以债市的钱短期出来了,后边还是会回去;即使债市不能买了,能流入股市的也是少数,因为只有亏钱效应,名声在外,资本不傻。
即使最好的结果有少量流入,那么也是去抱团高股息。
➥昨天下午的上涨,事实就很明白了,不会有债市资金流入,昨天下午只是情绪的作用+村里下午开始干活护盘的结果所致。
关于大盘
还是那句话,这里就是底部区间了;
——地量见地价
目前已经没有好的地方可去,除了南下香港,这个门槛比北交所和科创高多了,也只有机构才有这个优势。
所以去年长期流出的是外资,今年长期流出的是内资(机构资金为主)这都是趋势性的行为,短期是很难改变的。
——目前看最好的选择就是躺平
➥基于以上的逻辑,当下的主题投资不管什么逻辑,都要被量能所压制;
——因为钱少的时候,钱比逻辑更稀缺,
——存量的交易=零和博弈,主要的逻辑就是交易预期差,主打一个先手吃肉,慢的接盘。
➥无量等于没有高度,也没有接力,结果就是快速轮动,因为量化的存在,加快了轮动。
——再好的逻辑都无用的,因为没人接力,量化资金优势拉升,后边没量接力,最后量化也是多杀多;
——目前确定性机会:情绪抱团
偶尔那么一两只个股,有游资的参与,可以平衡量化的砸盘,然后散户和游资博弈,谁是接盘侠。
关于主题投资
无量就只能轮动了,轮动的结果就是今天普涨,涨的多,可能明天兑现,也可能今天兑现;
同时因为无量,所以跷跷板模式,东升西落。
——这时候最忌讳格局(高股息抱团例外);
——也不能追高,因为接力不足;
因为无量+7月是题材空白期。
➥活跃的资金总要寻求一个题材去炒作,题材靠不靠谱不重要,主要是需要一个股市去达成共识(忽悠散户接盘)
➥改革相关的主题就成了当下的方向:税改、电改、金改、土改、教育、人口
按照固化的刻板经验:今天改革方向算是小高潮了,要分歧;
又该去拉消费电子和PCB之类的,最近刚炒过的,最近回调了几天的。
——既然是固化的经验,自然是不靠谱的
➥改革的主题那么大,和之前的万物兼可周期一样的,什么都可以往里套。
只要没炒的,就能去拉。
➥直到短期接盘的资金都套死了,然后拉升的主力资金发现拉升后,只能自己砸自己的尴尬局面;
然后就一起跌,跌的差不多,大家都割肉了,才能继续开始。
➥不可能这边主力刚砸剁手,立马去给前几天的热点解放套牢盘,这就反向成了主力是接盘侠了。
➥所以换了思路,下午跌一波,大家一起砸盘;不愿意割肉的,明天一个低开就能割了,现在活跃的都是老韭了,这点果断有的。
等持仓的割出来,接盘的流动性又多了一点点,又可以从改革的其他低位去拉了,反正小作文怎么写,大家又没能力证伪,还有宏大叙事的空间;
➥等内卷到不论怎么砸,里面的资金都不愿意出来的时候,就看村里是强行护盘,还是放开了让量化抽干流动性砸盘。
——然后继续往下找新的平台支撑。
➥反正反转是不可能反转的,至少没有任何宏观的手段去纠正方向;
——所以更倾向于,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下,直到市场自发的恢复流动性。
只要跌的多了,总能激活躺平的资金割肉
现在想来,就跟逆水行舟一样,没有中间选项;
要么逆流而上,要么就是顺流而下,只要停止往上,就只能往下;
维持在某个位置,想着躺平。虽然付出的力可能比逆流而上少一点,但是总会有力竭的易天,力竭了就只能被水势给拉下去了。
希望能撑住到月中的会议,也确实能来个超大级别的改革吧,要不然就悲观一点,还是2400或者更低的位置见。
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