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股有个特点,很有意思,抛开那些机构扎堆认真按计算器的、前一天已经大涨的公司外,很多差强人意的公司业绩出来的次日,很容易利空出尽转涨。
举个例子,常山药业在下跌的时候那肯定是业绩不好,大家都知道创新药的业绩是不好的,不是都在等预期中的新药审批上市吗?都跌成这样了,昨晚出业绩,难道不是利空出尽的概率更大?
明天是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,根据历史经验来看,最后一天的业绩好坏都无所谓了(除了今天已经大涨的和机构扎堆认真价值投资的),大部分低位超跌的公司明天就基本不会受业绩的影响了。
可以看到随着今天银行抱团的松动,很多超跌的小票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反弹,盘面不是我喜欢写的,也不擅长。但是关注我时间长的老师,应该能看得懂我前两篇介绍华强北的故事是在梳理逻辑,起码在我眼里,公司是可以粗浅的分两种(有个人主观的维度)。
一种是有一定逻辑,能推敲,有机会兑现逻辑,另一种就是纯粹的瞎炒,当然你可以理解成大部分公司最终目的都差不多,绕不开减持、发债、市值管理等。但是有的公司逻辑有模有样,甚至有利润预期,有些真的是瞎炒。
所以,我不会无缘无故的写连板高标,印象中今年就写过克来机电和深圳华强,起码这里有我觉得逻辑上有可写性,或者说能讲出来一点有意思的故事。当然我是写给看的懂的老师看的,主观认为可能有的老师关注海思,忽略了电脑城时代的消费电子一条街。
当然,也有人留言“你说的券商合并呢?就知道写热点”,这样的人其实适合去看公社,我写的文章没有今天写明天涨的功能,大部分时候不爱写热点,偏偏喜欢写冷门,甚至指数不好,更新频次都少了很多。
从很多跟我互动的老师的留言,也能看出来很多老师都有独立思考能力的,甚至有些是有市场影响力的。不是看到一个代码就跟,只会看名字和次日涨不涨的(其实很多这种老师其实早就不看我瞎扯了)。
那么最近固态电池表现这么亮眼,前面如果看过固态电池相关文章的老师,一定清晰的知道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和意义。而只是看代码的老师眼里只知道我写完固态电池一直跌。
同时今天涨停的通化金马的例子也有代表性,不管里面的资金进进出出,也不管谁在左右这个公司的走势,最终的逻辑还是要回归这个新药注册申请,以及后续的新药上市进程。
其实这就是我喜欢的结果,不和短期走势有太强的关联。偶尔写了连板高标,你可以怀疑我买了,但是根据以往的风格,我一定是觉得他起码有一定的逻辑可以拿出来推敲,或者主观认为有哪些点,可能被有影响力的老师忽视。(当然今天这篇肯定不是在强调华强了)
今天想强调的是,业绩扰动已经基本结束。明天是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,大部分业绩扰动都会被暂时忽视。明天指数也是要收月线的,到底何去何从我不清楚,抨击我说券商逻辑的老师已经看不到我再写什么了,但是作为“渣男”券商,这个合并重组的逻辑在现实还在推进着,国信证券还在停牌,重组公告里说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,从8月22日算起,下周就复牌了吧?还有那传闻中的银河中金,会不会哪天半夜鸡叫,这是猜不出来的,只知道逻辑当下无法证伪。
纵观最近指数的几次放量,都是有券商板块参与的,我看很多老师都在预期指数要随时出大阳线,那么券商还值得守正出奇吗?各位自行思考。
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