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
业绩为王,筹码交换游戏
股价的涨跌始终围绕着业绩的预期上下波动,这是公司价值的牵引力作用,也是资金背后的人性使然。
任何的股价异动,都是由从上一级的变量传导所致,所以要顺大势逆小势,这是能力;
无视大趋势,逆势交易,赚了那是运气,输了那是实力。
3.1
业绩为王
任何的技术支撑都比不过业绩的支撑,并且是全球共识;
业绩抬升的是价值中枢,这是最强的支撑点。
—前有英伟达,近有正丹。
➥如果只是简单交易业绩增长预期,代表标的就是高股息,例如长江电力。
但是二级市场本身就是存在博弈的行为,内卷到极致和赌没啥区别,换个名词也可以叫价值发现。
➥这个世界好的东西注定是稀缺的,只有稀缺性才具备高价,而掌握了稀缺性就等于垄断
——例如知识,流水的皇朝,铁打的世家。
➥如果某个事物即使不具备稀缺性,那么为了能卖高价,可以人为的制造稀缺性
——例如小罐茶
➥A股的存量市场特征则是加剧了这个内卷的过程,这也就是为什么上涨的过程,除了交易基本面逻辑之外;
还可以交易增热点的,或者实锤XXX,小作文等等;
市场同时还特别热衷于炒小炒差。
➥从人为制造稀缺性角度,就挺能理解这个生态了。
要论基本面的研究,肯定是机构最强,资金优势最大;
同时具备业绩支撑的标的,多数是业内同部公司,市值也大。
所以机构的票通常走势比较平缓,小资金无法左右趋势,图形就是老太太爬坡;
这也是最没预期差的地方,机构纪要什么的现在基本没什么信息壁垒。
炒小超差,客观的常识,大风起,街边的垃圾袋飘的高,因为轻;
但是这种标的本身不说百分百,至少99%是没有基本面的,同时因为各种限制,也是没有机构这些大资金埋伏的。
因为没有价值,既没有大资金在里面,也无人关注,市值通常也很小;
——这就是所谓的轻,没有主力资金,自然筹码分散,也没有抛压。
3.2
筹码交换游戏
二级市场的交易的核心是筹码交换,涨跌都是筹码博弈的过程,最终价格走势会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,因为趋势是有惯性的。
——量能是一切
➥按照上述的逻辑推导:最好的例子就是妖股
(这里需要自我纠偏的一些逻辑)
1) 妖股最好是10元以下,这样即使拉升翻倍,也还是显的便宜。
纠偏:不能刻板的看10元和低价这个标准;
— 流动性角度:虽然低价并不意味着估值便宜,但是对于小资金来说就是参与门槛低;
毕竟的散户者的天下么,散户参与度高,意味着接盘的量能会更充足。
2)市值小于30亿;
—这个也非绝对的,还是要看市场的量能,当量能充足的时候,就可以去拉升市值更大的个股,如果有业绩之类的预期差,那么即使是五十亿也是合适的。
—当量能一步步缩容的时候,就应该跟随趋势,去选择更小的流动市值盘,例如10亿;
➥但是,当下市场出清的格局,所以真的很小市值其实也代表着风险。
还是需要结合pe和业绩看的,要是踩雷了,那就是账户清零的风险。
一般来讲,除非是次新,能超跌到这个市值的,基本面绝对不会好。
3) 启动的位置要够低;
—低位是相对的,不是越低越好,还是要结合大盘的量能做判断
一开始的思路就是有的低位前方是有套牢盘的,这样并不适合拉升;
现在想来,筹码结构越干净自然是越好,但是当时忽略了市场情绪和主题炒作的热度;
同时也忽略了当下这个深V可能只是超跌了,并不意味着就是前方有阻力很大,周线拉长看其实前方一直都是横盘的。
关于高度
➥短线交易是逆势行为,逆势需要堆量,量变才能产生质变。
➥所以大盘的情绪压制市场的整体高度,压制主题投资的持续性,压制个股的高度,最后形成轮动格局。
3.3
交易的是人性
资金的背后是人,所以交易行为就是跟随每一个体的性格导致的。
有人畏高,就有人喜欢追高;这就是产生了分歧,因为分歧的存在,所以交易就很难形成趋同性交易,就有了不同操作。
——故:买在分歧,卖在一致,人多的地方不去。
分歧=预期差
客观判断:分歧就是利空,因为分歧代表着阻力。
➥首先分歧越大,成交量就容易放大;
➥空头大于多头,那就是下跌的结局。
➥如果多空双方打成平手,那就是横盘的局面。
—放在高位,即使是多空持平,依旧意味着见顶的信号;
高位放量不管是不是主力出货,从筹码交换的角度:该买的都买了,想卖的都卖了,也就没有往上的动力;
—因为预期差不存在了。
➥至于低位分歧其实没啥分析意义,低位的横盘不等于底部,低位没有倍量拉升,就没有交易的价值。
——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没有中间选项
➥低位只有倍量拉升才能逆势,这是买点
卖在一致
➥上述情形的反面就是多头压制空头,不断拉升价格,最终形成一致预期。
➥前期拉升的时候,通常市场都是半信半疑的,只有伴随着拉升一定高度,产生了赚钱效应,然后情绪不断的被带起来。
——体现在图形上:就是缓慢爬坡,然后换手率不断的放大,这是一个不断出高价换取分歧方筹码的过程。
➥当观望的资金蠢蠢欲动,最后忍无可忍的冲进去的时候。
—图形的斜率开始变得陡峭,甚至接近直线;
这时候,就意味着加速赶顶的节奏,场外观望的资金耗尽的那一刻,就是股价见顶的时候。
即使这时候还能往上冲一下,也是惯性使然,亢奋的情绪溢价。
➥这时候就是最好的卖点,会卖的才是老师傅。
小结;核心还是围绕筹码的博弈:筹码集中和分散,筹码接力和没人要的关系变化过程。
3.4
个股具体分析
关于10CM
➥当成交量开始不断缩量,分时开始以一字的形式封板,这就是加速的过程,也是主力高度控盘的过程,这里的一致性是主力资金的和场内资金的一致。
➥加速之后需要面临的就是获利盘的抛压,这时候还是得看大盘的量能,再看板块热度,最后看个股市场地位。
情绪好(量能、赚钱效应都好),可能分歧换手之后,新的主力会带着股价继续往上拉升。
即:换手出妖or龙头首阴。
连扳战法观察:
➥首板:打首板是性价比最高的,因为位置低,所以获利盘小,即使次日断板,也不至于有很大的负反馈。
——首板一字板的首板就不要参与了,买不进,多数次日接力是坑,所以连扳一定要打板,不要半路拿货;盘中可上可下,无法保证确定性。
——首板涨停的时间越靠前越好,辨识度使然,当一个题材开始拉升,大家没办法充分的了解,通常都是第一时间拉升具有辨识度的个股。
——辨识度意味着人气,人气就等于流动性更充足
➥二板定龙头:首板有很多个,二板是很多个首板中的进阶,意味着资金的认可度,同时位置还不高。
——老规矩还是最先拉升的,一致性更高。
➥三板就比较鸡肋了,除非有板块的情绪加持,有比较强的业绩和逻辑支撑。
——不然30%的获利也足够主力资金兑现了。
➥四板五板是题材的高度天花板,突破到六板就成空间龙,即妖股的潜力。
➥六板以上,只要情绪OK,换手之后能反包,那就是妖股不言顶,就看监管的态度了。
关于20cm
➥20cm主要是套利为主,一板2连扳就是极限,就等于10cm的四板了。
➥同理3板以上的20cm,高度要看监管的100%压制。
➥20cm的筹码交换通常会是不断放量的过程,因为日日内获利空间太大了,资金很难控盘和达成一致预期,不断地换手接力才能走的远。
➥同理,这是一鼓作气的节奏,中间回调会很伤情绪,通常回调两次,第二次就是结束。
毕竟往上是20cm,往下空间也是20cm.最高亏损可以做到40%
小结:稳定盈利最大的逻辑是交易确定性,市场情绪是博弈的前提和支撑。
3.5
交易的一些经验
所以交易个股,只看日内,分析技术指标,猜测明日的走势;
—没有必然的惯性,不具备确定性,等于赌运气。
只有从上到下的交易,才算得上顺势。
趋势具有运动的惯性,很多都是必然的,顺势而为才是交易的悟道
量化或者某些资金利用规模优势可以扰动短期的市场,但是无法对抗村长意志。
村长的意志也是跟随宏观环境而变化的,不会一天一个样。
总有更大的势可以借力,对抗和突破当前的困境。
稳定盈利最大的逻辑是交易确定性
所谓的模式即是纳入各项变量,通过刻意练习,形成肌肉记忆。
关于支撑位
本身是心理作用,并不是3000守住了就等于信心就有了。
➥支撑位的意义在于,到了这个位置,心理上认为是安全的低位,所以资金会在这个位置密集买入,一两次后,这里都形成了一个潜意识形态的支撑。
➥当资金密集买入后,也意味着资金暂时达成了作多共识。
但是当市场不断下跌,亏钱效应已经开始深入人心的时候,所谓的支撑位就没任何意义了。
人性的心理都是脆弱的,心理防线一次次承压就容易崩溃。
➥所以支撑位适用在箱体震荡,当趋势处于分歧,大家都迷茫的时候,这时候没有对错,也没有方向。
关于横久必
运行逻辑:要是一直横着,意味着多空平衡,平衡的状态打破了,那就意味着选择方向了。
➥可是大A除了少部分特权资金,只能做多无法做空的,所以哪怕买入一毛钱都是在推升股价。
➥推导:横盘其实更多是意味着多方势微到已经无力突破空方的阻力了。
➥也就意味着:大多数情况就没有买盘,对应的就是量能的枯竭。
这时候的平衡状态其实是最脆弱的,主要有利空,就是意味着踩踏和恐慌,多杀多。
所以,这时候利好反而是最没用的,利好能影响的是人的情绪,没有做多的意愿,没有买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,毕竟资金永不眠,要思考为什么走到了今天?
急跌比阴跌好
当盘面快速下跌,一个是会引发资金恐慌性出逃,对应的就是场内资金减少了;
➥意味着是空头的势能也减弱了,抛压也就小了;
➥场外的资金增加了,空头势能减弱,多头子弹变多,那么上涨的势能就变强了。
其次,快速的下跌,很多资金其实反应不过来的,开盘就被暴击,产生了大额亏损,人性使然,不是第一时间卖出,而是直接躺平。
回本的期望使得这部分资金就成了多方的盟友。
一增一减改变的就是未来的势能
➥这也就能解释地天板的逻辑和地板拿货的逻辑:
1、连板意味着人气高
2、开板跌停,资金是直接被闷在里面了,人会自救,场内的资金有做多的意愿,这时候只要有场外资金愿意进入撬板,内外资金就形成了一致做多。
3、即使当日没能反包,但是只要大盘情绪可以,其实次日也是会有撬板的动作,还是有机会成本价出来的;
所以跌停板买入,很吃当时的大盘情绪量能,还有个股的身位(稀缺性),以及辨识度。
关于当下市场情绪
美股长牛的原因:是全球的资金流入,流出的少,这就好比大海,百川归海,自然是气势磅礴,所以风险不风险,在于接盘的韭菜够不够。
大A市场没赚钱效应,资金就没增量,没增量就只能内卷,然后亏钱,资金用脚投票,南下港股,毕竟港股更低,流动性更好。
所以流动性是最核心的指标,其次才是板块+辨识度。
顺大势,逆小势,看长做短。
最后就是只知行合一,看懂和做到中间还距离十万八千里。
共勉
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