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周复盘20241012:A股倒V找均线支撑
本周中国市场,A股国庆首日,大幅高开以后,全周呈现较大调整,主动往5-10日均线处,寻求再支撑的态势。人民币汇率,在此前因美元指数大涨,导致回摆贬值到10日均线以后,本周呈现易升值,难再贬值的情势。人民币汇率的强势,可能和国庆前贬值回摆的幅度过大有关。10年中债的价格,本周强反弹,目前已经回到5-10日均线的贴合处。10年中债价格的强反弹,可能和本周A股的较大调整有关系。
截至周五,沪深300指数、创业板指、科创5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,已经悉数跌破5日均线的支撑,这些指数离10日均线支撑的潜在调整空间分别是:4%、6%、9%和3%。按目前的指数情势,如果我们预判在5-10日均线附近,震荡企稳再涨,下周将是逢低买入,逐步建仓的好时机。如果我们预判指数的倒V调整,可能更加剧烈,悲观到20日均线附近才可能企稳再涨,下周可能仍旧需要控制仓位,等待个股更便宜的价格。
中国A股的倒V调整,还会更加剧烈吗?我倾向不会。短线来讲,A股指数的显著放量进场,是在国庆前最后一个交易日。而当前A股的点位,已经跌回国庆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附近的价格,A股的止盈盘基本消化,很难带来主动性杀跌的动能。对于国庆后首周积极交易,高位浮亏的资金来讲,他们只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场外资金,逐步入场摊薄成本的动能,而很难是此前那种被动止损的局面。从本周成交量萎缩的幅度来看,周五相比周一的萎缩幅度高达60%。短线来讲,止损盘杀跌对A股的冲击,也很难看到。
我对A股下周的预期是震荡爬升,不排除重回大涨的可能性。周五我组合的逢低买入个股,基本都得以成交,这是一个好事。在下周A股震荡爬升预期的过程中,我整体的仓位预期保持中性,选股层面积极乐观,换股层面及时进行高低切换,挂单交易上对止盈价要求可更高一些,现价交易上对强势个股的买入可跟坚决一些。截至周五,我组合交易的方向有:1)长期看好的个股包括:国产AI服务器突围、英伟达链条的AI供货韧性、 华为汽车创新的热销预期、创新药获批后的销售放量预期;2)短线交易的个股包括:中东安全对讲机需求爆发主题逻辑、品牌白酒厂商重组上市更快预期逻辑、英伟达链条的AI新增供货预期等。
近期交易层面,我的实战总结有:1)总量层面。国庆前,我减持了部分仓位,当时是担心国庆期间海外的波动,同时考虑到国庆期间政府休息,新政策可能不会推出,事后看这笔减持是过于谨慎。国庆后第一天,我减持了较大幅度的仓位,当时逻辑是认为国庆期间市场的乐观情绪发酵足够给力,加之政策有一些降温的动作,准备减持后,按挂单交易的思路,降低成本。事后看,国庆后第一天,涨停板附近的交易,基本都短线止盈做的还行。2)个股层面。券商类个股的卖出思路有点偏早,国庆前即陆续卖出,对券商的信仰不够强可能是主因。对国庆前后,市场的主线高端芯片、自主可控和华为链条等方向,没有追随更强势的个股。组合本已持有这些方向的个股,但号召力比不上深跌回拉和强势主题逻辑的个股。在周五的挂单交易中,一方面践行均线支撑,积极调仓的买入思路,另一方面对强势个股的持仓保留更坚决,对卖出止盈的挂单价也更乐观的兑现了收益。期待下周组合的积极选股、及时换股策略,能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。
本周海外市场,美股整体强势,已经涨到2024年内新高附近区域震荡:其中,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都创了新高;纳斯达克指数和美股地区银行指数,在新高附近震荡。美元指数在上周强势上涨以后,本周仍较强反弹。美国通胀数据的强韧性,对美元指数影响较大。10年美债利率,受美国通胀数据强韧性的影响更大,利率显著上破4,已经上升到4.1%附近。
美股让我比较意外的是,美元指数的显著上涨、10年美债利率的显著上行,背后都是体现对美联储大幅降息预期的显著修正,但这些并没有阻碍美股的强势上涨。从微观层面来讲,本周固然可以讲说美国银行业3季报的业绩,整体略超预期。同时还可以说,台积电的9月份业绩,还继续体现出美国AI景气驱动的高业绩弹性。但我在上周对特斯拉本次Robotxi的创新预期不足,也体现在周五特斯拉股价的暴跌上。美股目前的新高上涨,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很明显的迹象,内部实则酝酿着反复博弈的波动预期。
展望下周的美股市场,我认为美股向下和向上,仍旧是不对称的。向上可能小幅度强势,而向下,可能就是较大的波动幅度。其一,仍旧是美国大选,作为美股的达摩利克斯之剑,悬在头顶上必须要考虑的灰犀牛。我仍旧提示,2024年内,法国极右翼曾经临近执政,导致的法股大跌。这种类似的模式,在美股市场上,同样可能造成预期冲击。而对资金来说,最好的做法,就是在大选之前,先出来观望。其二,就是当前的美元指数强势和10年美债利率上行。这些背后的直接体现,都是对美联储2024年剩下时间,大幅降息预期的再修正。美股8月份曾经暴跌过,但后来报复性涨回来。我当时和大家分析的主要原因,就是市场逼宫美联储大幅降息。现在美联储大幅降息以后,新一轮的大幅降息,面临着美国超强的经济数据和通胀压力的制约,这本身对美股的分母层面,就是不利的。最后,我可能再强调一遍美股3季报的业绩。最终业绩的披露,如果超预期,可能就是略超预期的情势。但如果低于预期,可能就是一种灰犀牛,这也会对估值偏高的美股,有内生震荡调整的动能诉求。
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